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增126种药品,覆盖肿瘤、罕见病、慢性病等21个治疗领域,平均降价61.7%,3088种药品纳入保障体系,患者负担大幅减轻。
-
重点领域全覆盖
新增药品中,肿瘤用药21种(如治疗乳腺癌的琥珀酸瑞波西利)、罕见病用药15种(如治疗戈谢病的酒石酸艾格司他)、慢性病用药15种(如糖尿病药物多格列艾汀),填补了10种罕见病用药空白。抗感染、新冠治疗药物(如先诺特韦片)及儿童用药(如骨化三醇口服溶液)同步纳入,保障范围显著扩大。 -
创新药快速准入
25个创新药参与谈判,23个成功入选,成功率92%。全球首个第三代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亿立舒”、国产新冠药来瑞特韦片等“当年获批、当年入医保”,最快仅用半年。续约规则优化,26种药品以更低降幅续约,稳定创新药市场预期。 -
降价与可及性双提升
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1.7%,如抗肿瘤药安罗替尼年费用从7万元降至1.5万元(医保报销后)。通过“双通道”机制(定点医院+药店)和电子处方流转,确保药品供应,全国23.92万家机构已配备谈判药品。 -
动态调整机制成熟
国家医保局连续6年调整目录,累计新增744种药品,调出395种疗效不确切或临床淘汰药品。2023年97.6%新增药品为5年内上市,推动临床用药与国际接轨。
2024年1月1日新版目录实施后,更多患者将用得上“救命药”、用得起创新药。建议关注医保局官方渠道查询具体药品清单,合理利用“双通道”政策减轻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