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唾液传播的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结核)、消化道传染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以及部分病毒性肝炎等。这些病原体通过飞沫、直接接触或共享物品传播,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及口腔黏膜破损人群风险更高。日常预防需注重个人卫生,避免高危接触行为。
- 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等可通过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甚至短暂接吻也可能传染EB病毒引发的“接吻病”,表现为发热、咽痛等症状。
- 消化道感染: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炎、胃溃疡)和轮状病毒(导致腹泻)通过唾液污染餐具或食物传播,共用餐具或亲吻婴幼儿是常见传播途径。
- 口腔健康问题:变形链球菌(致龋齿)和牙周病菌通过唾液交换传播,家长口腔不健康可能增加儿童患龋风险。
-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病毒虽主要经血液传播,但唾液接触破损黏膜或共享牙刷等行为也存在潜在风险。
提示: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共用餐具、接种疫苗(如流感、乙肝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若出现反复口腔溃疡、不明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