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口前5-7天
稻瘟病的防治时间需根据发病阶段和品种特性综合确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时期:
一、核心防治时期
-
破口前5-7天
稻瘟病破口期(约抽穗初期)是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等关键病害的最佳时期。此时施药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抽穗后病害蔓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
-
分蘖末期至孕穗期
对于纹枯病、茎腐病等病害,需在分蘖末期和孕穗期前后重点防治,此时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病。
二、其他关键时期
-
叶瘟预防
当田间出现急性叶瘟病斑时,应立即喷药防治,控制病斑扩散导致坐蔸死苗。
-
齐穗期补喷
若抽穗扬花期遇雨,需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药,确保防治效果。
三、全年管理建议
-
预防为主
-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过度密植和氮肥过量。
-
加强田间管理,浅水勤灌,中期晒田,后期间歇灌溉,提高植株抗病力。
-
-
药剂选择
常用农药包括三环唑、异丙硫脲、春日霉素等,需按说明控制浓度,避免药害。
-
监测与响应
定期巡查稻田,发现急性病斑(如叶瘟)需及时用药,若出现多个发病中心,应扩大防治范围。
总结
稻瘟病防治以预防为主,破口前5-7天是穗瘟、稻曲病等关键病害的黄金防治期,同时需结合分蘖末期、齐穗期等阶段综合管理。若遇高温多雨天气,需加强补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