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受伤后优先选择工伤报销,因为工伤报销范围更广、待遇更高(含全额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等),但需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原因”认定条件;不符合工伤认定时则走医保报销。
-
工伤报销优势:工伤认定后,医疗费用全额报销,且涵盖康复费用;治疗期间享受停工留薪期工资,最长24个月;若致残还可获伤残补助金。但必须由单位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个人需保留证据(如现场记录、证人证言)。
-
医保报销场景:非工作原因受伤(如通勤交通事故非主责、下班后个人活动受伤)或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时,只能通过医保报销。医保有起付线和报销比例限制,且不覆盖误工费等其他补偿。
-
关键选择依据:是否属于“工伤认定范围”是核心。例如,工作中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算工伤,但普通病假治疗不算;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责的交通事故算工伤,自身疾病复发则不算。
提示:无论走哪种报销,及时保存病历、费用清单和劳动关系证明是关键,争议时可向人社部门申请仲裁或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