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性房颤的存在
部分房颤具有家族聚集性,称为家族性房颤,其发病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例如,PITX2、KCNQ1/KCNE2等基因的变异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特性,增加房颤风险。若家族中有房颤患者,后代患病概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 -
多因素共同作用
房颤的发生通常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携带相关基因突变,仍需其他诱因(如高血压、肥胖、心脏疾病等)才会发病。遗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
儿童病例的复杂性
虽然儿童房颤较为少见,但已有青少年病例被报道。例如,杭州一对姐弟(17岁和20岁)均确诊房颤,医生推测其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并非所有儿童房颤都能明确追溯到遗传因素,需结合具体检查判断。 -
建议与预防
- 有家族史的家庭: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等心脏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 生活方式调整: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可降低发病风险。
- 及时就医:若孩子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尽早就诊排查病因。
小儿房颤可能遗传,但具体需结合家族史、基因检测及临床表现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