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
这是最常见的病因,尤其在急性期(24小时内)多见,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并常发生在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缓慢期。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损伤或再灌注时,可能引发局部自律性增高。 -
药物或物质影响
洋地黄过量、肾上腺素类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使用后可能诱发该心律失常。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能与其相关。 -
心脏手术或应激
心脏手术后、射频消融术等操作可能因心肌损伤或应激反应诱发。 -
电解质紊乱
高血钾、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可影响心肌电活动,导致自律性异常。 -
其他疾病因素
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少数患者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偶见于健康人。
注:其发生机制主要与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增加或窦房结功能低下有关。若心室率超过75次/分钟,需警惕进展为更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