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只交医保没交社保(指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经历不计入工龄 。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工龄计算的基本原则
-
社保与工龄的关系
工龄通常以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为计算依据,而医保属于 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 ,两者分属不同范畴。
-
连续工龄的认定
-
计划经济时期 :若职工在未缴社保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且实际工作,可能被认定为 连续工龄 。
-
现行法律框架 :主要依据劳动关系的连续性判断,若存在实际工作但未缴社保,通常仍可计算为 一般工龄 ,但 连续工龄可能不认可 。
-
二、具体影响
-
养老金待遇
仅缴纳医保无法满足领取养老金的缴费年限要求(需累计满15年基本养老保险)。若未缴社保期间未形成连续工龄,退休后可能无法领取养老金。
-
其他权益
医疗保险待遇需累计满20年(部分地区政策可能不同),未缴社保期间无法享受医疗保险报销。
三、特殊情况处理
-
补缴社保 :若职工可证明未缴社保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可要求单位补缴,补缴后工龄可连续计算。
-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 :即使未缴社保,但存在工资支付、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仍可认定工龄。
四、法律依据
-
《社会保险法》 :规定基本养老保险是职工社会保障的核心,与工龄计算直接相关。
-
《劳动合同法》 :强调劳动关系的连续性作为工龄认定的重要依据。
建议 :若职工在未缴社保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且希望保障权益,应及时与单位协商补缴社保,避免影响未来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