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人医保卡购药看似便利,实则暗藏法律风险与个人保障隐患,轻则影响商业保险投保理赔,重则涉嫌骗保面临法律处罚。
法律风险:医保卡仅限本人使用,借卡购药属于骗取医保基金行为。根据《社会保险法》,出借人与使用人均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罚款、追回资金甚至刑事责任。
病史记录混淆:医保购药记录会永久留存于个人医疗档案中。若代购慢性病药物(如高血压、糖尿病用药),这些记录将被视为持卡人自身病史,直接影响商业健康险的承保与理赔。
保险权益受损:保险公司核保时以医保记录为准。长期代购药物可能导致拒保、加费或理赔纠纷,即使解释为代买,保险公司通常不予采信。
资金滥用隐患:频繁代购可能耗尽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真正需就医时无钱可用。若购买非药品(如保健品),还可能因商品质量问题难以维权。
合规替代方案:通过“医保共济账户”功能,合法使用个人账户余额为家人支付药费,既避免违规又保留清晰消费记录。
医保卡是健康保障的重要凭证,切勿因小失大。规范用卡既是对医保基金的负责,也是对自身长远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