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医保能报销范围主要包括住院费用、门诊特殊病种、普通门诊统筹、药品费用和部分检查项目,具体报销比例和限额因地区政策而异。参保人员按规定就医时,符合医保目录的费用可按比例报销,减轻医疗负担。
-
住院费用报销
涵盖床位费、手术费、治疗费等基础医疗项目,三级医院通常报销70%-85%,基层医院可达90%。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的合规费用纳入报销,危急重症患者可享受更高比例。 -
门诊特殊病种保障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恶性肿瘤放化疗等大病门诊治疗费用纳入报销,部分地区实行"长处方"政策,一次可开具3个月药量并按住院比例结算。 -
普通门诊统筹报销
多数地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普通门诊(如感冒、腹泻)给予50%-70%报销,年度限额约2000-4000元,引导分级诊疗。 -
医保目录内药品报销
甲类药品全额纳入报销(如抗生素),乙类药品需自付10%-30%后按比例报销,2025年新版目录新增15种抗癌药。 -
检查检验项目覆盖
CT、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按50%-80%报销,但PET-CT等特需项目通常不纳入。生育相关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费用也可报销。
参保时需注意两点:非定点机构就医可能降低报销比例;整形美容、健康体检等非疾病治疗项目不在报销范围内。建议通过当地医保公众号实时查询药品目录和最新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