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跨省结算政策已实现全国范围内住院、门诊费用直接报销,2025年底前将覆盖70%以上住院费用,门诊慢特病逐步纳入,备案流程全面简化,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
政策核心目标与进展
国家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建成全国统一的跨省结算体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提升至70%以上,门诊联网机构数量翻倍。目前,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已支撑住院、普通门诊费用即时结算,门诊慢特病报销正逐步扩大试点。 -
结算规则与待遇标准
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医疗项目按就医地标准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等仍遵循参保地规定。例如,北京参保者在上海就医,药品报销范围按上海目录,但报销比例按北京政策计算。 -
备案人群与流程优化
覆盖两类人群: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如异地养老、工作)备案长期有效;临时外出人员(如转诊、旅游急诊)备案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线上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3分钟完成备案,急诊可事后补办。 -
费用覆盖与特殊情形处理
住院、普通门诊费用已全面纳入直接结算,符合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急诊抢救费用也可直接报销。若未及时备案,出院后60天内补办仍可享受手工报销。 -
未来服务升级方向
2025年将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通办,探索家庭共济账户支付异地起付线费用,并推动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进一步减少垫资压力。
提示:参保人可通过查询“异地联网机构”提前确认定点医院,实时核对报销明细。政策持续动态调整,建议定期关注官方平台获取最新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