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已正式实施,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关键领域,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预计全年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ALK突变药物全线报销推动肺癌治疗进入新阶段,同时药品追溯码全面启用保障用药安全,标志着医保保障水平与监管能力的双重升级。
新增药品中,肿瘤用药26种(含4种罕见病)、慢性病用药15种(含2种罕见病)、罕见病用药13种,中成药与抗感染药分别新增11种和7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受益于ALK突变药物报销政策,叠加谈判降价后,部分靶向药年治疗费用降幅达63%。儿童用药、精神病用药等小众领域也获得针对性补充,例如一针维持半年的长效精神分裂症治疗药被纳入,疗程费用较原有方案降低30%以上。
药品追溯码系统于2025年1月1日全面推行,通过“一物一码”实现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监管。海南省已建立零售环节追溯管理项目,陕西省推出无追溯码药品“白名单”,阿里健康平台为全国药店免费提供基础追溯服务。该系统可识别非法渠道药品,预计2025年6月底前完成全场景覆盖,从源头遏制假劣药品流入医保体系。
部分药品支付范围同步优化:骨化三醇注射剂取消肾透析患者限制,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干混悬剂扩大至无适应症限制,而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则收紧为仅限反流性食管炎和幽门螺杆菌联用治疗。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调整为限急诊或住院使用,体现医保对急救药品的精准控费策略。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时查询目录明细与报销细则,重点关注谈判药品“双通道”供应机构名单。建议慢性病患者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商业保险投保者可补充覆盖高价自费药的医疗险产品。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持续优化保障结构,未来罕见病、创新药准入进程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