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1种抗癌药物纳入报销范围,覆盖肺癌、乳腺癌等高发疾病,自费比例降至10%。以下是关键信息
一、新增抗癌药数量与种类
-
总数量 :共新增121种抗癌药,其中89种通过谈判/竞价成功纳入医保,平均降价63%。
-
肿瘤用药 :新增26种肿瘤用药,涵盖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常见及罕见癌症,包括靶向药物瑞普替尼(胶囊/溶液)、拉罗替尼等。
-
其他领域 :除肿瘤药外,还新增了血液肿瘤、宫颈癌等领域的药物。
二、价格调整与医保报销
-
价格降幅 :通过谈判的“天价药”如拉罗替尼,年费用从美国市场的260万元降至医保支付价约260万元(胶囊3.15万元/月,溶液5.63万元/月)。
-
报销比例 :肿瘤药属于甲类药品,报销比例达60%-70%,具体比例因地区和用药种类略有差异。
三、历史案例
-
拉罗替尼 :曾以每月3.28万美元(约21.7万元)的年费用居美国医疗支出首位,纳入医保后费用大幅降低。
-
硫酸拉罗替尼 :年费用260万元,通过谈判后医保支付价显著下降。
四、政策意义
-
减负效果 :预计2025年通过医保报销为癌症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
覆盖范围 :首次将全球首个不限癌种靶向药纳入医保,扩大了肿瘤治疗的选择空间。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官方发布的数据及权威媒体报道,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