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窄性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急腹症,指的是肠管因血运障碍发生坏死的肠梗阻类型。其关键特征为肠管及其系膜受压、血运障碍,导致肠壁坏死甚至穿孔,从而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
病因
绞窄性肠梗阻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肠扭转:肠管围绕其系膜轴旋转,导致肠系膜血管受压,引起血运障碍。
- 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管受压、血运受阻。
- 肠管受压:如肿瘤、腹外疝等情况,均可压迫肠管导致血运障碍。
- 肠系膜血管病变:如血栓形成、栓塞等,直接导致肠管血运中断。
症状
绞窄性肠梗阻的症状通常包括:
- 腹痛: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阵发性加重。
- 呕吐:频繁呕吐,呕吐物可能为胆汁或粪便样物质。
- 腹胀:腹胀不对称,可能伴有肠型或蠕动波。
- 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会停止排气排便。
- 休克:由于肠管坏死、腹腔感染等,患者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
诊断
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 病史:有肠梗阻的病史,如既往有肠扭转、肠套叠等疾病。
- 体格检查:腹部触诊可发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
- 辅助检查:腹部X线平片、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提示腹腔感染。
治疗
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手术治疗: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肠管受压、恢复血运。
-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控制腹腔感染。
- 支持治疗: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
- 对症治疗:如镇痛、止吐等,以缓解患者症状。
绞窄性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