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发作是一种突发性肌张力丧失导致的姿势失控现象,表现为突然低头、屈膝或全身瘫软倒地,通常持续数秒至1分钟,多数无意识障碍但可能伴随短暂昏迷。常见于癫痫、帕金森病或脑缺血等疾病,需警惕反复发作引发的摔伤风险。
-
典型症状
跌倒发作的临床表现因受累肌肉不同而异:仅颈肌受累时表现为突然低头;小腿肌张力丧失则屈膝;全身肌张力骤降会猝然倒地,伴垂颈、张口或持物坠落。发作后患者可立即清醒站立,但严重者可能出现短暂意识丧失或连续发作,导致躯体多处外伤。 -
潜在病因与关联疾病
病因多样,包括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帕金森病)、脑肿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猝倒症等。儿童患者常与发育性脑损伤相关,如Lennox-Gastaut综合征;中老年人需排查心血管问题(如主动脉狭窄)或前庭功能障碍。部分病例与体位性低血压或药物副作用有关。 -
危险信号与就医指征
若跌倒伴随意识丧失、抽搐、大量出血或骨折,需立即急诊处理。反复发作、合并肢体无力、记忆减退等症状应尽早就诊神经内科。发作前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或心慌等先兆,可能提示心脑血管异常。
总结:跌倒发作虽多为短暂现象,但背后可能隐藏严重疾病。记录发作细节、避免独处活动,并及时专科排查是关键。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应定期评估平衡功能与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