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发作是一种突发性肌张力丧失导致的姿势失控现象,表现为突然低头、屈膝或全身瘫软倒地,通常持续数秒至1分钟,多数不伴意识障碍但可能引发摔伤。其核心机制与神经系统、血管或肌肉功能异常相关,常见于癫痫、脑缺血、帕金森病等疾病,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 典型表现
跌倒发作的临床症状因累及部位不同而异:仅颈肌受累时表现为突然低头;小腿肌受累则屈膝;全身肌张力丧失会猝然倒地,伴垂颈、张口或持物坠落。发作后患者通常立即清醒,但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躯体多处伤痕。
2. 常见病因
-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失张力发作)、帕金森病、脑肿瘤或脑囊虫病,直接干扰肌肉控制信号。
- 血管病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后循环缺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肌张力骤降。
- 其他因素:猝倒症(由情绪触发)、晕厥、低血糖或内耳前庭功能障碍(如梅尼埃病)也可能表现为跌倒发作。
3. 诊断与治疗
诊断需结合病史、脑电图、CT/MRI等检查,重点鉴别癫痫、TIA与心源性晕厥。治疗以原发病为主:癫痫用抗惊厥药物,TIA需抗血小板或手术改善血流,帕金森病则需多巴胺替代疗法。康复训练可减少跌倒风险。
4. 紧急处理与预防
突发跌倒伴意识丧失、抽搐或严重外伤需立即送医。日常预防包括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过度疲劳,老年人应居家防滑,必要时使用助行器。
若频繁出现不明原因跌倒,务必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或心血管科,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