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竹是湖北蕲春县特有的珍稀竹种,位列“蕲春四宝”之首,以“色泽晶莹、竹节稀疏、篾质柔软”著称,兼具工艺价值与药用功效。其竹制品如蕲簟(竹席)、蕲笛等曾是皇室贡品,而竹叶、竹沥等入药可清热祛风,被誉为“竹类入药首选品”。
-
独特形态与历史地位
蕲竹别名笛竹、桃枝竹,学名Bambusa multiplex,竹节绕曲成棱形,状如罗汉肚,大者可制簟,小者宜为笛。据《山海经》《本草纲目》记载,蕲竹源于西周,明代列为贡品,唐代诗人白居易、韩愈均以诗文赞颂其竹席清凉、笛音清幽的特性。 -
工艺价值与文化遗产
蕲竹制品以“蕲簟”最负盛名,质地柔软如布,折叠不损,夏季使用透汗爽身,曾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蕲竹笛音质“如细水下幽潭”,传说唐代张昌宗曾以蕲竹箫博得武则天青睐。这类技艺现已被重新发掘,成为地方文化符号。 -
药用功效与现代应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蕲竹叶、竹沥可治咳逆、风痉等症,民间常用其根、实入药。现代研究证实其药用成分对消炎、镇咳有显著效果,蕲春当地已开发相关保健品,延续传统药用价值。
蕲竹的兴衰映射了地方文化变迁,如今通过科学考证与工艺复兴,这一千年瑰宝正重新焕发生机。若想体验传统竹艺或探寻草本智慧,蕲竹仍是不可错过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