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的存款是否会影响低保资格,需根据当地政策及财产状况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存款与低保资格的关系
-
无直接禁止性规定
国家法律未对低保户的存款设定明确上限,但明确指出低保资格主要取决于家庭人均收入是否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动态核查机制
低保实行动态管理,乡镇/街道会定期(每年至少一次,收入不稳定者每半年一次)核查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若存款等财产增加导致收入超标,则可能取消低保资格。
二、存款影响低保资格的关键条件
-
存款额度限制
各地设限标准不同,通常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准:
-
城市低保 :如河南省规定,家庭人均存款不得超过6个月低保标准(如某地4260元/人/年,则存款上限为25560元/年)。
-
农村低保 :部分地区规定存款不得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0倍(如5万元)。
-
-
财产状况综合评估
仅当存款超过限额且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低保标准时,才会取消低保资格。
三、其他影响因素
-
家庭总收入 :包括工资、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等,仅人均收入达标。
-
财产申报义务 :若财产显著增加(如房产、车辆等),需主动申报,否则可能因核查发现而失去资格。
-
虚假申报后果 :提供虚假财产信息骗取低保属于违法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
-
查询当地标准 :建议通过民政部门或官方渠道了解具体存款限额及核查频率。
-
规范财产管理 :避免因突发财产变动(如继承、工作收入)引发资格争议,应及时申报。
-
法律咨询 :若存款接近或超过限额,建议咨询律师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
低保户存款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资格丧失,但需符合收入与财产的双重标准,且需接受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