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的两个组成部分
医保账户体系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主要分为 统筹账户 和 个人账户 两个部分,两者在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和管理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统筹账户
-
资金来源
统筹账户由单位缴纳的医保费用(约70%-80%)、政府财政补贴及社会捐助等共同构成,形成“共济池”用于大额医疗费用报销。
-
使用范围
主要用于支付住院、手术、慢性病等大额医疗费用。通过“起付线”和“封顶线”控制报销范围,例如门诊费用需达到起付标准后才能报销,年度报销金额设有上限。
-
特点
-
资金为“共济资金”,不可直接用于个人小额医疗支出;
-
若个人账户余额不足,需通过统筹账户报销,但存在起付线限制。
-
二、个人账户
-
资金来源
仅包含个人缴纳的医保费用(约2%-4%)及单位缴费的少量部分(约6%-8%),具体比例因地区政策而异。
-
使用范围
-
小额医疗支出 :用于门诊看病、药店购药、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付部分等日常医疗费用;
-
家庭共享 :2024年改革后,可扩展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亲兄弟姐妹使用。
-
-
特点
-
资金属于个人所有,可结转使用,参保人死亡或移民后可提取;
-
部分地区允许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
三、其他说明
-
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 :职工医保设有个人账户,居民医保无个人账户但享受财政补贴;
-
账户余额管理 :个人账户余额不会因未使用而清零,可跨年延续使用。
通过这种分账机制,医保既实现了个人小额医疗需求的保障,又通过统筹账户应对大额风险,形成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