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药贮藏保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合不同场景和药材特性综合应用:
一、环境控制类
-
通风防潮
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降低环境湿度,防止药材受潮发霉。例如,将药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使用通风设备。
-
密封与密闭
-
密闭贮藏 :用容器或密封袋存放易受潮或含糖量高的药物(如蜜炙品),防止虫蛀和霉变。
-
密封处理 :贵重药材宜采用真空密封或充氮、充二氧化碳等现代技术,延长保存期。
-
二、物理防治类
-
吸湿除湿
传统使用木炭、草木灰、生石灰等吸附水分,现代则多采用氯化钙、硅胶等高效吸湿剂。
-
对抗同贮法
将易虫蛀或霉变的药材与花椒、大蒜、丹皮、泽泻等具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利用气味驱虫防霉。例如,蕲蛇与花椒同贮可抑制蛇虫生长。
三、环境调节类
-
气调贮藏
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害虫活动。例如,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可延长药材保质期。
四、其他传统方法
-
石灰埋藏法
将药材埋入石灰中,利用碱性环境抑制微生物和害虫。
-
冷冻贮藏
对某些易变质的药材(如人参)进行低温冷冻保存。
注意事项
-
质地疏松、含糖量高的药材(如蜂蜜、阿胶)需特别注意防湿。
-
贵重药材应单独密封保存,并建立库存档案。
-
定期检查库房温湿度,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可有效延长中药的贮藏寿命并保证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