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需结合抗病品种选择、农业管理及化学防治措施,以下是综合推荐及防治要点:
一、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
主流杀菌剂推荐
-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发病初期喷施500倍液,间隔7-10天重复2-3次,效果显著
-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800倍液,同样需间隔7-10天喷施2-3次
-
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34-46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具有内吸传导作用,持效期长
-
25%吡唑醚菌酯 :与甲理硫菌灵复配使用(如50%吡唑醚菌酯+甲理硫菌灵),可增强防治效果
-
-
其他有效药剂
-
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
9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克/公顷,间隔7-10天喷施2次
-
40%克瘟散乳油 :800-10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
-
二、防治关键时期与剂量
-
首次喷药时间 :需在玉米抽雄前开始,此时药效可维持30-40天
-
喷药频率 :间隔7-10天喷施1次,共2-3次
-
亩用量 :具体剂量需参考药剂说明,如50%多菌灵500倍液约2.5-5公斤/亩
三、综合防治措施
-
品种选择 :优先选用抗病品种,如郑单951、玉龙991等
-
农业管理 :合理密植、中耕除草、及时排水,减少病源传播
-
轮作与清洁 :实行3年以上轮作,深耕或焚烧病残体,降低越冬病菌
四、注意事项
-
药剂选择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及品种抗性,建议先进行小范围试验
-
农药喷洒时避免雨天操作,确保均匀覆盖叶片及叶鞘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