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缺氧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因供氧不足导致的病理状态,轻则头晕乏力,重则危及生命,核心诱因包括呼吸障碍、循环异常或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
主要类型
- 低张性缺氧:外界氧气不足(如高原反应)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 循环性缺氧:心衰、休克等引起血流灌注不足,组织无法获取足够氧气。
- 血液性缺氧: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
- 组织性缺氧: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如氰化物中毒),无法利用氧气。
-
典型症状
- 轻度:嘴唇发绀(青紫色)、呼吸急促、注意力涣散。
- 重度:意识模糊、脏器衰竭(如心肌梗死),长期缺氧可能引发脑损伤。
-
应对措施
- 急性发作时立即吸氧,并排查病因(如气道阻塞需清除异物)。
- 慢性患者需治疗原发病,如贫血者补铁,COPD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
- 高原活动前提前适应环境,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缺氧。
提示:长期不明原因疲劳或口唇发绀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