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梗死需紧急干预,核心处理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疼痛管理、康复训练及必要时手术。早期溶栓(4.5小时内)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严格评估禁忌症;长期康复对恢复运动功能至关重要,而血管畸形或压迫病例需手术解除病因。
-
急性期治疗:确诊后立即启动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抗凝(华法林、利伐沙班)治疗,抑制血栓进展。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适用于时间窗内(4.5小时)且无禁忌症者。疼痛剧烈时联合普瑞巴林或加巴喷丁缓解神经根痛。
-
支持治疗与并发症预防:卧床期间需定时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和肺炎。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族、甲钴胺)促进神经修复,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
康复干预:急性期后尽早开展物理治疗(电疗、热疗)和运动训练(肌力、平衡练习),结合心理疏导改善焦虑。针灸、按摩辅助改善血液循环。
-
手术适应症:脊髓血管造影发现畸形或压迫时,需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或减压手术。主动脉夹层等病因需优先处理原发病。
提示:脊髓梗死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突发背痛伴肢体无力应立即就医。遗留功能障碍者需坚持康复计划,定期复查评估血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