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需在病情稳定后,经医生评估方可进行运动康复。 关键改善运动包括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走)、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深呼吸)及渐进式力量训练,需严格遵循个性化、循序渐进原则,避免急性期运动加重缺氧风险。
- 低强度有氧运动:病情稳定后可从慢走开始,逐步过渡到骑自行车或游泳。运动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与心率,出现胸闷、气促立即停止。
-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手放腹部缓慢吸气)和深呼吸练习可增强膈肌力量,改善肺通气;咳嗽训练帮助清除分泌物,需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 力量与功能训练:床上被动关节活动→主动活动→离床行走的渐进计划,结合弹力带抗阻训练,预防肌肉萎缩。机械通气患者可通过持续被动运动(CPM)维持关节灵活性。
- 注意事项:急性期禁止运动;康复期需医生定制方案,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前后监测生命体征,优先选择室内或平坦场地以减少跌倒风险。
总结:运动康复是ARDS患者恢复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安全性与个体差异是核心。务必在专业团队指导下进行,并长期坚持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