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进针法是针灸学中的核心操作技术,根据操作方式、适用部位和器械辅助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一、按操作方式分类
-
单手进针法
-
插入法 :刺手持针,中指抵住针体中部,用力下压刺入,适用于短针和四肢穴位。
-
捻入法 :针尖抵皮后稍加捻动刺入,多用于头身部及头穴。
-
-
双手进针法
-
指切进针法 (爪切法):押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旁皮肤,刺手持针紧靠指甲缘刺入,适用于短针及需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的穴位。
-
夹持进针法 :押手用消毒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刺手捻动针柄刺入,适合长针操作。
-
舒张进针法 :押手撑开皮肤使其绷紧,刺针从中间刺入,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如腹部。
-
提捏进针法 :押手捏起皮肤,刺针从捏起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如印堂穴。
-
-
管针进针法
- 使用比针短3cm的针管固定针体,押手击打针尾快速破皮,再取出针管刺入,疼痛较少且适合中短针。
二、按适用部位分类
-
四肢关节及头面部 :单手进针法(插入法、捻入法)。
-
长针操作 :双手进针法(指切、夹持、提捏、舒张)。
-
皮肤松弛处 :舒张进针法。
-
儿童或敏感部位 :提捏进针法。
三、其他辅助方法
-
速刺法 :快速刺透表皮,适用于四肢及耳穴。
-
弹入法 :中指弹动针柄刺入,多用于头穴。
四、注意事项
- 指力与腕力协调 :需保持进针速度与力度均匀,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患者不适。
以上方法需根据具体穴位位置、针具长度及患者体质灵活选择,临床实践中常结合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