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是一种以胃部胀满不适为主的症状,特点是触之无形、按之柔软且无疼痛,但会伴随反酸、嗳气、食欲下降等表现。这种不适感常因饮食不节、情绪波动或脾胃虚弱引发,时轻时重且易反复发作。
- 典型感觉:胃部像被无形的东西堵住,闷胀不舒,进食后加重,嗳气或揉按可能暂时缓解。部分患者描述为“胃里像压了块石头”,但按压时又找不到具体痛点。
- 伴随症状:可能出现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口苦口臭,甚至牵连胸胁或背部隐痛。长期胃痞者还可能因消化吸收差导致面色萎黄、消瘦乏力。
- 诱因差异:
- 饮食不当(如生冷、油腻食物)会直接引发胀满;
- 情绪压力可能通过“脑-肠轴”加重症状,表现为生气或焦虑后胃部堵闷感更明显;
- 体虚或受凉时,胃痞可能伴随手脚冰凉、喜温怕冷。
- 与其他胃病的区别:胃痞不同于胃痛(无持续刺痛感)或胃胀(外观无膨隆),更多是主观上的壅塞感,西医常对应慢性胃炎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若长期出现胃痞,建议结合中医辨证调理脾胃,或通过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饮食清淡、规律作息,并管理情绪压力,避免症状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