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0元/月
根据厦门社保政策,缴纳15年社保后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以下是具体计算方法和示例:
一、养老金组成公式
-
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为: $$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上年度全省平均工资} + \text{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其中,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通常取全省平均工资的100%(即实际缴费工资/全省平均工资)。
-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为: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55岁退休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65岁为101个月等。
-
总养老金 $$
\text{总养老金} = \text{基础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text{特区津贴(30元)}
$$(注:基础账户养老金已包含在基础养老金计算中)。
二、示例计算
以2022年数据为例,假设某职工55岁退休,缴费基数为5000元,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6.5万元:
-
基础养老金 $$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3804 + 3804}{2} \times 15 \times 1% = 570.6 \text{元}
$$(注:2022年厦门基础养老金为570.6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65000}{170} \approx 382 \text{元}
$$(注:总缴费15年,按最低档计算)。
-
总养老金 $$
\text{总养老金} = 570.6 + 382 + 30 = 982.6 \text{元}
$$(注:实际计算中可能因缴费基数、缴费指数等因素略有差异)。
三、注意事项
-
缴费基数与指数 :养老金与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通常为0.6-300%)相关,实际金额会随缴费水平变化。
-
计发月数调整 :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越长,每月领取金额越高。
-
过渡性养老金 :1988年12月前的视同缴费年限会额外增加基础养老金,但部分早期退休人员可能不享受或享受较少。
建议根据实际缴费基数、退休年龄等因素,使用官方公式或社保平台查询精确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