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劳动法新规中劳动保险的相关内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与覆盖范围
- 强制参保要求
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且社保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 特殊情形处理
-
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时,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解除合同,并要求补缴社保及赔偿。
-
个人参保漏缴无法补缴(仅单位原因造成的漏缴可补缴)。
二、社保缴费标准与待遇
- 病假工资标准
《劳动保险条例》废止后,病假工资按以下标准执行:
-
连续医疗6个月以内:支付本人工资60%-100%;
-
连续医疗超过6个月:改由劳动保险基金支付40%-60%的救济费。
- 工伤与失业保障
-
工伤职工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伤残津贴等;
-
失业人员可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 生育与养老保障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产假,可申领生育津贴;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三、新规对用人单位的约束
- 罚款与责任
未缴社保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将面临:
-
罚款:应缴金额1倍至3倍;
-
补缴:需支付欠缴金额及利息。
- 违规成本增加
2020年修订后,对社保缴纳的监管力度加强,用人单位违规成本显著提高。
四、劳动者权益救济途径
- 协商与仲裁
劳动者可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法律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
2024年劳动法新规强化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和覆盖范围,提高了违法成本,并完善了劳动者权益救济机制。用人单位需依法履行缴费义务,劳动者则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