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含水量增加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肺部异常积液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常见于肺水肿、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等。关键机制包括毛细血管压力升高、通透性增加或淋巴回流受阻,典型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咳泡沫痰及低氧血症,需紧急医疗干预。
肺含水量增加的常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 心源性因素:左心衰竭时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入肺泡,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
- 感染或炎症:肺炎、结核等病原体损伤肺毛细血管屏障,导致炎性渗出液积聚。
- 低蛋白血症或肾功能不全: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易渗入肺组织间隙。
- 高原或特殊环境:低氧引发肺小动脉收缩,静水压升高诱发高原肺水肿。
若出现气促、平卧加重或粉红色泡沫痰,应立即就医。早期通过吸氧、利尿剂或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预后,同时需针对原发病(如控制感染、改善心功能)进行综合治疗。日常需注意限盐、监测基础疾病,避免诱因如过量输液或高海拔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