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含水量增加通常被称为肺水肿,是肺部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或肺间质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缺氧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其常见诱因包括心功能不全、高原反应、感染或中毒等,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1. 肺水肿的常见类型
- 心源性肺水肿:由心力衰竭引起,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肺部血液回流受阻,液体渗出。
- 非心源性肺水肿: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原性肺水肿或吸入有毒气体等,直接损伤肺血管通透性。
2. 典型症状与识别
- 早期表现:活动后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进展期症状:静息时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泡出血)。
- 危重信号:意识模糊、血压骤降,需立即就医。
3. 关键治疗手段
- 氧疗:通过面罩或机械通气改善缺氧。
- 利尿剂:如呋塞米,快速减少肺内液体潴留。
- 病因治疗:如心衰患者需强心药物,感染需抗生素。
4. 预防与日常管理
- 控制基础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需规律用药。
- 避免诱因:高原旅行前适应海拔,远离有毒环境。
- 监测体征:下肢水肿、体重骤增可能提示液体潴留。
肺水肿属于急症,一旦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或咳血性痰,必须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结合病因调整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