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
定义
水土保持方案是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而制定的一套措施和计划,旨在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主要内容和措施
工程措施
- 修建梯田、水平沟、鱼鳞坑等。
- 建设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小型水利工程。
生物措施
- 造林、种草及管护。
- 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 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
编制时间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申请报告获得核准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批复之后,开工建设之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报批手续。
审批流程
- 提交申请:向审批部门提交材料,包括申请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项目立项文件、建设单位承诺书等。
- 形式审查:审查材料完整性,5个工作日内反馈补正意见。
- 技术评审:审批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重点审查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投资合理性和目标可达性。
- 修改与批复:建设单位根据意见修改方案,提交修订稿,审批部门复核后出具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方案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水资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