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因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急性肾功能障碍,属于可逆性肾损伤,核心特点是早期干预可完全恢复。关键诱因包括大出血、脱水、心衰等引起的血容量骤减,典型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及血压异常,及时补液或纠正病因后肾功能多能恢复正常。
-
病因与机制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的核心问题是肾脏“缺血”,常见于体液大量丢失(如呕吐、腹泻)、失血、心功能不全或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导致的血管扩张。当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时,肾脏无法获得足够血液过滤,导致肌酐、尿素氮等废物蓄积。 -
典型症状
早期以尿量减少(每日<400ml)为主,伴随皮肤干燥、乏力;严重时出现水肿(下肢或眼睑)和血压波动(低血压或高血压)。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进展为不可逆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
诊断要点
医生通过补液试验(输液后尿量增加可初步判断)和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肌酐比值>20:1、尿钠浓度低)确诊,需排除肾性或肾后性病因(如尿路梗阻)。 -
治疗与预后
立即纠正血容量不足是关键,轻者口服补液,重者需静脉输液或输血;同时停用肾毒性药物。多数患者1-3周内肾功能恢复,但合并感染或心衰者需额外治疗。
提示:出现不明原因少尿或血压异常时,务必尽早就医。慢性病患者(如心衰、肝硬化)需定期监测避免脱水或滥用药物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