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血糖高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血糖水平异常升高,通常发生在妊娠24-28周,多数与激素变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有关。关键风险包括母婴并发症(如巨大儿、早产、未来糖尿病风险),但通过饮食、运动及血糖监测可有效控制。以下是详细解析:
-
成因与风险因素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如人胎盘催乳素)会削弱胰岛素作用,若孕妇胰岛功能不足则引发高血糖。高龄(≥35岁)、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群体风险更高。 -
症状与诊断
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口渴、多尿、疲劳等,易与妊娠反应混淆。确诊需在孕24-2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超标即可诊断。 -
对母婴的危害
- 孕妇:妊娠高血压、感染风险增加,未来患2型糖尿病概率升高。
- 胎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远期肥胖或代谢异常风险。
-
管理与预防
- 饮食:低升糖指数食物为主,少食多餐,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 运动:每日30分钟散步或孕妇瑜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 监测与治疗: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安全性高且不通过胎盘)。
总结:妊娠期血糖高需早筛查、严控制,合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孕妇应重视产检并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