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血糖高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主要包括妊娠前已确诊的糖尿病、妊娠期新发糖尿病及未确诊的孕前糖尿病三类。 关键危害包括母婴并发症风险增加,如胎儿畸形、巨大儿、孕妇感染等,但通过饮食运动干预或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
-
分类与诊断
妊娠期血糖高分为三种类型:孕前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孕前未确诊糖尿病。诊断通常在孕24-28周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分别≥10.0mmol/L、8.5mmol/L即可确诊。 -
症状与隐匿性
多数孕妇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疲劳或反复感染。因症状不典型,定期血糖监测至关重要。 -
母婴双重风险
对胎儿:早期高血糖易致流产或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中晚期可引发巨大儿、早产或新生儿低血糖。对孕妇:增加妊娠高血压、感染、难产及远期糖尿病风险。 -
科学管理策略
饮食上需控制高升糖指数食物,采用少食多餐、粗细搭配;运动推荐每日30分钟低强度活动(如散步)。若血糖未达标,胰岛素治疗安全且无依赖性。
妊娠期血糖高虽常见但可控,关键在于早筛查、严监测和科学干预。 孕妇应遵医嘱定期产检,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结合,将母婴健康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