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或治疗腹泻的药物主要包括微生态制剂、止泻剂、抗感染药物和黏膜保护剂等,关键药物如益生菌(米雅、思连康)、止泻药(洛哌丁胺)、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及蒙脱石散,需根据病因(如菌群失调、感染)针对性选择。
-
微生态制剂:通过补充益生菌(如酪酸梭菌、双歧杆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抗生素相关腹泻或消化不良。代表药物包括米雅、适怡、思连康,能缓解急慢性腹泻并改善消化功能。
-
止泻剂:用于症状严重且病因明确的情况,如洛哌丁胺通过抑制肠蠕动快速止泻,但需避免用于感染性腹泻以免加重病情。复方苯乙哌啶也常用于非感染性腹泻。
-
抗感染药物:针对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如痢疾、肠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或驱虫药(阿苯达唑),使用前应明确诊断以避免滥用。
-
黏膜保护剂与中成药:蒙脱石散吸附病原体并保护肠黏膜,适合儿童或轻症腹泻;中成药如藿香正气合剂缓解暑湿腹泻,复方黄连素片针对湿热型痢疾。
总结:合理用药需结合腹泻类型(急性/慢性、感染/非感染),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遵医嘱。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以降低腹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