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坏疽必须立即治疗,否则可能因感染扩散导致败血症、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早期干预是关键,通过抗生素、清创手术或截肢等手段可控制病情,治愈率与治疗时机直接相关。
- 药物治疗是基础:静脉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可抑制细菌感染,配合止痛药缓解症状。若感染严重,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 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清创术能阻止坏疽扩散,必要时需植皮或截肢以保全生命。例如,糖尿病患者因血液循环差,常需多次清创或截肢。
- 辅助疗法提升效果:高压氧治疗增强组织修复,蛆虫疗法可精准清除腐肉。同时需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以改善预后。
- 预后与个体差异相关: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重症者可能遗留肢体残缺。高龄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更严密监护。
湿性坏疽的凶险性不容忽视,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如恶臭、皮肤发黑、剧烈疼痛),务必立即就医。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并保持伤口护理,以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