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抽搐时,保持冷静、确保呼吸通畅、侧卧防窒息是关键措施。切勿强行按压肢体或喂食,多数情况5分钟内可自行缓解,若持续发作需立即就医。以下是科学应对方法:
-
安全体位调整
立即将婴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此姿势可防止舌根后坠阻塞气道,避免呕吐物误吸。 -
环境控制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具体表现(如肢体抽动部位、眼球转动方向),便于医生诊断。 -
物理降温(仅限发热引发时)
若伴随高热(>38.5℃),用温水(32-34℃)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酒精擦浴或冰敷。退热贴可辅助使用但非必需。 -
紧急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需呼叫急救:抽搐>5分钟、呼吸暂停、嘴唇发紫、24小时内反复发作、清醒后无法辨认父母。送医途中持续保持侧卧位。 -
后续观察重点
抽搐停止后,检查是否有外伤或咬伤舌头。即使恢复正常,也需在24小时内就诊排查脑炎、癫痫等病因,避免盲目使用民间偏方。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突发抽搐多与发热、缺氧或代谢异常相关。日常注意接种疫苗、避免过度包裹引发高热,养育者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可大幅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