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动法实施管理细则主要围绕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劳动时间、休假权益、劳动保护及争议解决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具体规定如下:
一、劳动合同管理
-
签订程序与形式
明确劳动合同的书面签订要求,规范电子合同效力。
-
内容规范
包含工作内容、岗位要求、薪酬福利、解除条件等核心条款。
-
解除与终止条件
规定协商解除、经济性裁员、员工过错等情形下的程序与补偿标准。
二、工资福利保障
-
最低工资标准
全国范围内启动新一轮上调,各地根据经济水平调整具体数额。
-
支付规范
-
工资需按月支付,禁止拖欠或克扣;
-
计件工资需明确支付周期。
-
-
加班工资计算
-
平时加班不低于工资150%,法定节假日不低于300%;
-
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可灵活安排加班时间。
-
三、劳动时间与休假制度
-
工作时间限制
每日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
鼓励企业采用弹性工作制(如远程办公)。
-
带薪休假
包括婚假、产假、病假、丧假等,具体天数根据法律规定执行;
年假需根据工龄计算,未休年假可折算工资。
四、劳动保护与健康权益
-
安全卫生保障
用人单位需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保护设施和防护措施;
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
特殊工种管理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实行专项防护,建立健康档案。
五、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协商与调解
鼓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争议;
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诉讼程序
明确仲裁前置程序,仲裁时效为一年,特殊情况可延长;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时注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其他重要调整
-
渐进式延迟退休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相关决定,启动延迟退休改革;
-
新就业形态权益 :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规范用工。
以上细则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权益保护,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