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如注(大咯血)是呼吸道急症,表现为血液从口腔或鼻腔大量涌出,24小时出血量超过500ml或单次超100ml,可能伴随窒息、休克甚至死亡风险。其典型特征为鲜红色血液呈喷射状咳出,需立即采取患侧卧位、清除血块并紧急送医。
-
核心症状表现
- 出血特征:血液呈鲜红色、泡沫状,常伴随咳嗽从气道喷出,与呕血(消化道出血)的暗红色、酸性血液有明显区别。
- 伴随症状:突发胸闷、喉痒为先兆,随后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呼吸困难,严重者因血块阻塞气道引发窒息(表现为瞪目、唇紫绀、呼吸骤停)。
-
临床分级与风险
- 少量咯血(<100ml/日):痰中带血丝,常见于支气管炎或轻度感染。
- 中量咯血(100-500ml/日):连续咳出鲜血块,可能伴低热或胸痛,需警惕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
- 大量咯血(>500ml/日):血液喷射状涌出,血压骤降,属致命性急症,多见于空洞型肺结核、肺癌血管破裂。
-
紧急处理与误区
- 正确操作:立即侧卧(出血侧向下),避免仰头以防窒息;拨打急救电话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勿强行咽血。
- 常见错误:服用强效止咳药(如可待因)会抑制排血,加重窒息风险;自行吞血可能导致胃部刺激或误判出血量。
-
潜在病因关联
- 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占大咯血病因的80%以上,部分患者因长期抗凝治疗或血管畸形诱发。
提示:无论咯血量多少,均需尽早就医明确病因。既往有呼吸道疾病者若出现喉部异物感应高度警惕,日常需避免剧烈咳嗽及重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