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内的“三高”即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患者通常没有特异性感觉。
当肾单位破坏至一定数量,剩下的“健存”肾单位需代偿排泄代谢废物,从而出现肾小球内“三高”现象。此状态可导致肾脏结构及功能改变,如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系膜细胞和基质显著增生、肾小球肥大并最终硬化;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易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进一步损害肾小球;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致使蛋白尿增多,损伤肾小管间质。
在疾病早期,可能仅通过检查发现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及尿素氮等异常。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若未及时有效控制,肾功能会持续恶化,最终发展为肾衰竭,出现少尿、无尿、贫血、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对于慢性肾脏病及肾小球硬化患者,需密切关注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肾小球内“三高”情况,延缓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