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内的“三高”(高滤过、高灌注、高压力)并非正常生理状态,而是提示肾脏早期损伤或潜在疾病风险的关键信号。长期存在会导致肾小球硬化,甚至引发慢性肾病。以下是具体解析:
-
高滤过
肾小球滤过率(GFR)异常升高时,单位时间内过滤的血液量远超正常范围,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或单侧肾切除后。这会加速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破坏过滤屏障。 -
高灌注
肾脏血流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内皮细胞机械性损伤,多见于高血压或肥胖相关肾病。持续高灌注会诱发炎症反应,促进肾小球纤维化。 -
高压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升高(如系统性高血压患者)直接挤压血管壁,导致蛋白质漏出(蛋白尿),并激活促纤维化通路,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早期干预可逆转损伤。控制血糖、血压,减少盐分摄入,避免肾毒性药物是核心措施。若出现泡沫尿、水肿等症状,需及时评估肾小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