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是一种肾上腺组织的非肿瘤性异常增生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肾上腺体积增大或结节形成,可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如皮质醇、醛固酮或雄激素过量),引发多种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其病因复杂,包括原发性(如基因突变)和继发性(如垂体ACTH分泌过多),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严重综合征(如库欣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异常)不等。
-
核心病因与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两类:- 原发性增生:常与基因缺陷相关(如21-羟化酶缺乏),导致类固醇激素合成障碍,反馈性刺激肾上腺增生。
- 继发性增生:多因垂体或异位肿瘤过度分泌ACTH,长期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部分病例为偶发,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
典型症状与危害
症状因激素分泌类型而异:- 皮质醇过多: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皮肤紫纹。
- 雄激素过多:女性男性化(如阴蒂肥大、多毛),儿童性早熟。
- 醛固酮过多:低血钾、顽固性高血压。
严重者可出现肾上腺危象(如休克、脱水),危及生命。
-
诊断与治疗原则
- 诊断:需结合激素检测(如血皮质醇、ACTH)、影像学(CT/MRI显示双侧肾上腺结节或弥漫性增大)及基因检测(先天性病例)。
- 治疗:
- 药物:抑制激素合成的药物(如酮康唑)或替代治疗(先天性缺陷者需终身补充糖皮质激素)。
- 手术:对单侧优势增生或严重病例,可切除部分肾上腺,但双侧全切需终身激素替代。
-
特殊类型与注意事项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需新生儿筛查,早期干预以避免性别发育异常。
- 偶发无症状增生: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警惕潜在代谢风险。
总结: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需个体化诊疗,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患者应定期随访内分泌科,尤其注意激素替代治疗的剂量调整与并发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