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可能是糖尿病、胰腺疾病、内分泌失调、肝脏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症状,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当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
糖尿病
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最典型的特征,尤其是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患者常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并发症。 -
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会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类疾病往往伴随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血糖升高多为突发性且波动较大。 -
内分泌疾病
库欣综合征(皮质醇过多)、甲亢、生长激素瘤等激素异常疾病,会通过拮抗胰岛素作用引发血糖异常。患者通常有向心性肥胖、手抖、面容改变等特征性表现。 -
肝脏疾病
严重肝炎或肝硬化时,肝脏储存糖原能力下降,可能出现餐后高血糖与空腹低血糖交替现象。皮肤黄染、肝掌等体征可辅助鉴别。 -
应激状态
严重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情况下,身体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导致暂时性血糖升高。这种状态解除后血糖通常恢复正常。
发现血糖异常应记录全天血糖波动规律,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40岁以上人群、有家族史者或肥胖群体建议每年筛查血糖,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