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是肾上腺皮质长期过量分泌皮质醇引发的代谢紊乱疾病,核心表现为“三高两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低免疫力、低骨密度。典型症状包括向心性肥胖(四肢细肚子大)、满月脸、皮肤紫纹,严重时可导致骨质疏松、情绪障碍甚至心脑血管意外。约70%病例由垂体瘤引发,其余与肾上腺肿瘤或长期激素滥用有关。
-
皮质醇的“双面性”:正常时调节血糖和抗压,过量时则破坏代谢平衡。长期超量分泌会抑制免疫、加速蛋白质分解,引发肌肉萎缩和皮肤变薄,形成紫纹。
-
症状的“多米诺效应”:从外貌改变(水牛背、痤疮)到内在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儿童则伴随生长停滞。
-
病因的三类分型:
- 垂体依赖型(70%):垂体瘤过度刺激肾上腺
- 肾上腺原发型(25%):肾上腺自身肿瘤或增生
- 外源性(医源性):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
-
诊断的“三重验证”:
- 初筛:午夜唾液皮质醇检测、24小时尿检
- 确诊: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异常即提示)
- 定位:垂体MRI或肾上腺CT锁定病变源头
-
分层治疗策略:
- 手术切除肿瘤(垂体/肾上腺)为首选,治愈率超65%
- 药物控制(如酮康唑)用于术前准备或无法手术者
- 放射治疗针对术后残留病灶
提示:若短期内出现“爆肥+紫纹+高血压”组合,务必筛查皮质醇水平。早期干预可逆转多数症状,延误治疗则可能造成不可逆器官损伤。规范治疗后,患者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并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