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医院护工的工作制度是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的核心规范,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岗位基本要求
-
资质与培训
护工需符合相关资质要求,通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
工作时间与纪律
-
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或擅自离岗,特殊情况需提前报批。
-
工作期间不得饮酒、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或擅自离岗。
-
-
行为规范
-
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禁止携带违禁物品进入病区,不得以提供护理为名谋取私利。
-
保持专业形象,尊重患者隐私,避免发生肢体冲突或言语伤害。
-
二、核心职责
-
基础护理
-
协助患者维持个人卫生(如洗漱、排泄护理),协助翻身以防压疮。
-
执行医嘱,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如给药、检查准备)。
-
-
病情观察与报告
-
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意识状态、行为异常),及时向医生反馈异常情况。
-
填写护理记录,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
-
安全保障
-
负责患者安全检查(如约束带管理、危险物品排查),预防自伤或伤人事件。
-
夜班需加强巡视,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
-
三、管理机制
-
层级管理
-
护工需服从护士长或主管的安排,不得擅自调整工作内容。
-
建立考勤制度,对迟到、早退、旷工等行为进行记录和处罚。
-
-
培训与考核
-
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更新护理知识;通过考核后才能晋升或承担更复杂任务。
-
考核内容涵盖技能操作、服务态度、应急处理等维度。
-
-
监督与反馈
-
上级定期检查工作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
建立患者及家属投诉渠道,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
四、特殊注意事项
-
非医疗行为限制 :除紧急情况外,护工不得擅自离岗或从事与护理无关的活动(如串岗、休息)。
-
利益冲突规避 :禁止以特殊照顾为名获取私利,确保服务公正性。
-
职业防护 :遵守感染控制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通过以上制度规范,精神病医院护工需在保障患者安全与权益的提升护理服务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