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空洞可能由多种肺部疾病引起,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炎症性疾病
- 肺脓肿:急性肺脓肿的壁主要为炎性渗出病变,慢性肺脓肿的壁以纤维组织为主。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咳脓臭痰、高热等。
- 肺结核:成人肺结核中约40%可见空洞,空洞可为厚壁或薄壁,洞壁内层为较薄的干酪性物质,外层为较厚的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包膜。常伴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
- 肺真菌感染:主要见于新型隐球菌、茀状菌等,可形成空洞。
-
肿瘤性疾病
- 肺癌:周围型支气管肺癌的空洞发生率为2%-16%,其中鳞癌占80%,腺癌和大细胞癌占20%。小细胞未分化癌一般不发生空洞。肺癌患者常出现胸痛、咳血、呼吸困难、消瘦等症状。
- 肺转移癌:肺转移结节内有空洞者约占4%,以鳞状上皮癌最常见。
-
先天性疾病
- 支气管肺囊肿:包括支气管囊肿、肺囊肿等,是肺内含有大小不一的气体或液气体囊性病变。
- 隔离肺:为先天性发育异常,一部分肺与正常肺分离,接受体循环的动脉供血。隔离肺可合并感染,形成空洞。
-
其他疾病
- 尘肺:如矽肺,可在进行性尘肺融合块的基础上发生空洞,空洞常较大,且多为厚壁。
- 肺梗塞和肺梗死:据文献报道,1组159例中有3例空洞三例中有空洞。
- 结节病:1组159例中有3例空洞,有文献报道,结节病中有空洞者占1%~3%。
肺内空洞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涉及炎症、肿瘤、先天性异常以及其他多种疾病。准确诊断肺内空洞的病因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发现肺内空洞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