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虽具有一定危害性但多数情况下可防可控。其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病原体以细菌、病毒为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需及时就医。
-
症状病程特点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持续咳嗽(常伴黄痰或脓痰)、发热(3天以上不退)、胸痛或呼吸困难。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其病程更长、症状更重,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肺炎或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病变。 -
常见病原体与高危人群
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病毒(如流感病毒)是主要致病源。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及慢性病患者(如COPD)更易感染,且易出现并发症如脓胸或败血症。 -
诊断与治疗要点
通过血常规、痰培养或肺部影像学(如CT)可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细菌感染)或抗病毒药物,轻症可口服用药,重症需住院静脉给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需对症治疗。 -
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 生活习惯:勤通风、戴口罩、避免接触病患,吸烟者应戒烟。
-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冬季注意保暖防寒。
提示:若咳嗽持续超10天、痰中带血或出现呼吸急促,应立即就医。日常防护结合科学治疗能有效控制下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