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期反流性杂音是心脏收缩期因血液异常反流产生的杂音,主要由房室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或肺动脉高压等器质性病变引起,表现为全收缩期高调杂音,传导广泛且强度与反流量相关。
-
核心机制:当心脏高压腔(如心室)的血液通过关闭不全的瓣膜或异常通道(如缺损)反流至低压腔(如心房或血管),血流湍流形成振动,产生杂音。例如二尖瓣反流杂音可向左腋下传导,室间隔缺损杂音在胸骨左缘最明显。
-
常见病因:
- 瓣膜病变:如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瓣膜损伤。
- 结构异常:室间隔缺损或穿孔,使左右心室血液混合。
- 肺动脉高压:主-肺动脉间异常沟通(如动脉导管未闭)加重反流。
-
临床特征:
- 全收缩期杂音:贯穿整个心脏收缩期,常掩盖第一心音。
- 音调与强度:高调、粗糙,强度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但室间隔缺损例外)。
- 听诊位置:二尖瓣反流位于心尖部,三尖瓣反流在胸骨左缘,吸气时增强。
-
诊断与处理:需结合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无症状者可能仅需观察,严重者需药物或手术修复瓣膜/缺损。
提示:若发现心脏杂音伴随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心脏病。日常避免加重心脏负荷的行为,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