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搏是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时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指窦房结冲动未能正常下传时,由次级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区或心室)被动发出冲动维持心跳。关键亮点:①属于被动性异位心律,多为生理性代偿;②根据发生部位分为交界性、室性逸搏;③连续3次以上逸搏形成逸搏心律;④严重窦房结病变或传导阻滞时易发。
-
逸搏的本质与类型
心脏正常由窦房结主导节律,若其功能减退或传导受阻,下一级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区或心室)会“接管”心跳,形成逸搏。交界性逸搏最常见(频率40-60次/分),QRS波形态接近正常;室性逸搏频率更低(30-40次/分),QRS波宽大畸形。 -
发生原因与临床意义
逸搏多因窦房结病变(如病窦综合征)、药物影响、心肌缺血或电解质紊乱等引发。保护性:避免心脏停搏;警示性:提示潜在心脏疾病,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起搏器治疗。 -
诊断与应对
心电图是主要诊断工具,动态心电图可捕捉间歇性逸搏。无症状且心率稳定者可观察;若伴头晕、晕厥或心率过低,需治疗原发病或植入起搏器。
总结:逸搏是心脏的“应急备份”,虽为保护机制,但频繁出现需警惕严重传导疾病。定期心电监测和专科评估是关键,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