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断性痫性发作,又称“朗姆酒发作”,是长期酗酒者突然停止饮酒后常见的一种戒断症状,其症状表现多样且复杂。以下是对戒断性痫性发作症状的详细解析:
-
发作时间:90%以上的戒断性痫性发作发生在停止饮酒后7至48小时内,尤其在13至14小时达到高峰。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在失去酒精抑制后,大脑皮质和(或)β-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所致。
-
发作特点:戒断性痫性发作可表现为一次性发作,但多数情况下为突发的2至6次发作,有时甚至更多。这些发作可能以大发作为主,也可能伴有局灶性表现。
-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震颤、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由于突然停酒导致的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低血钾、低血钙、低血糖等并发症。
-
脑电图变化:在抽搐活动期,脑电图多不正常,但数天后可恢复。这表明戒断性痫性发作与大脑电活动的异常密切相关。
-
其他风险:约2%的患者可能发展成癫痫持续状态,这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约30%的全身性戒断抽搐发作患者可能发展成震颤谵妄状态,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戒断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幻觉等。
戒断性痫性发作是酒精戒断综合征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表现。对于长期酗酒者来说,在戒酒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这些症状的出现,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预防酒精依赖和合理戒酒也是避免戒断性痫性发作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