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外渗是泌尿系统损伤或梗阻的常见前兆,主要表现为尿液异常渗漏至周围组织,可能由外伤、结石、肿瘤或神经功能障碍引发。若不及时处理,易导致感染、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以下是关键知识点:
-
泌尿系统损伤
- 外伤(如骨盆骨折)或医源性操作(导尿、手术)可能直接损伤尿道、膀胱,导致尿液外渗至皮下或腹腔,伴随局部肿胀、疼痛。
- 长期憋尿或膀胱过度充盈也可能引发破裂,需警惕突发性下腹剧痛。
-
尿路梗阻性疾病
- 结石或肿瘤阻塞尿道时,尿液回流压力增大,可能冲破输尿管或膀胱壁,渗入肾周或腹膜后间隙,表现为腰痛、发热。
- 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时,膀胱内压升高,外渗风险显著增加。
-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 糖尿病、脊髓损伤等疾病导致膀胱收缩无力或感觉丧失,尿液滞留后易外渗,常合并反复尿路感染。
-
感染与并发症信号
- 外渗区域红肿、发热提示继发感染;若渗入腹腔可能引发腹膜炎,出现寒战、高热,需紧急就医。
提示:出现不明原因皮下肿胀、排尿异常或腰腹痛时,应排查尿外渗可能,避免延误治疗。